麥要澆芽,菜要澆花
處暑根頭白,農夫吃一赫
稻如鶯色紅,全得水來供
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
六月不熱,五谷不結
六月蓋了被,田里不生米
梨花白,種大豆
樟樹落葉桃花紅,白豆種子好出甕
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
清水下種,混水插秧
立了秋,在小一齊揪
旱插,早活;快長,快大
不怕天旱,只怕鋤頭斷
六月到,賣棉被,買灰料
會插不會插,瞅你兩只腳
買種百斤,不如留種一斤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一季草,兩季稻,草好稻好
夏至后壓,一擔苗,一擔薯
會種種一丘,不會種種千丘
花草田種白稻,丘丘有谷挑
千處糞田,不如一處來糞秧
立秋前早一天種,早一天收
破糞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飯
種田不施肥,你騙它,它騙你
蕎不見霜不老,麥不吃風不黃
要想多打糧,包谷綠豆種兩樣
種種甘薯種種稻,產量年年高
頭麻見
秧,二麻見糠,三麻見霜
1、六月蓋被,有谷無米。
2、晚稻全靠伏天長。秋熱收晚田。
3、三伏不熱,五谷不結。
4、人在屋里熱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5、人往屋里鉆,稻在田里竄。
6、六月不熱,稻子不結。
7、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
8、麥里苦蟲,不凍不行。
9、鋪上熱得不能躺,田里只見莊稼長。
10、四月不拿扇,急煞種田漢。
11、五月不熱,稻谷不結。
12、人熱了跳,稻熱了笑。
13、遭了寒露風,收成一場空。
14、夏作秋,沒得收。
15、凍斷麥根,挑斷麻繩。
16、清明熱得早,早稻必須好。
17、冷收麥,熱收秋。
擴展資料:
諺語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后,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諺語跟成語一樣都是語言整體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但諺語和名言是不同的,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名言是名人說的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諺語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6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