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日貍渡道中》
宋代-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
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shù)溃堷S鳴半空。
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譯文: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fā),帽子也被風吹斜了。繁花染紅了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人們離開了墳墓以后,烏鴉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2、《踏莎美人·清明》
清代-納蘭性德
拾翠歸遲,踏春期近,香箋小迭鄰姬訊。
櫻桃花謝已清明,何事綠鬟斜亸、寶釵橫。
淺黛雙彎,柔腸幾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曉窗窺夢有流鶯,也覺個儂憔悴、可憐生。
譯文:游春晚歸,郊游的日子臨近,收到鄰家女子的書信:櫻桃花落,已是清明時節(jié),干嘛不精心梳妝一番出門呢!一雙淡眉彎彎,一副柔腸幾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鶯兒掠過清晨的窗外,仿佛窺探了我的夢境,婉轉的叫聲仿佛在說:這個人如此憔悴,可憐可憐。
3、《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譯文:清明節(jié)夜晚時,清風習習,月夜朦朧,用碧玉做成的欄桿和用紅色的磚砌成的墻是刺史的府宅。獨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遠遠的聽到弦聲,默默的欣賞花。
4、《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清明時節(jié),桃李含笑盛開,但野田荒墳卻是一片凄涼,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驚天動地,驚醒了蟄伏的龍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長得很柔嫩。過去有個齊國人在墳墓前乞求祭品充饑,回家卻向妻妾炫耀,說富人請他喝酒,與此相反,晉國志士介子推不貪公侯富貴,寧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載,賢愚混雜,誰是誰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長滿野草的荒墳中。
5、《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譯文:清明節(jié)與上巳節(jié)的時候,西湖風光很好。滿眼都是一片繁華景象。誰家的車馬在搶道爭先?一輛有著紅色輪子和金色花朵的車子,為了超前,繞從道旁的柳樹行中奔馳而過。游人在日暮時分相隨歸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嘩不已。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沿途都是開放的鮮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5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