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一:少澆水
植物在冬季的蒸發(fā)量比夏天少得多,所以要控制澆水量和澆水的頻次??梢砸罁?jù)“土干后澆透”原則來對植物進行澆水?!皾餐浮本褪侵覆灰獫病皵r腰水”,要使盆土上下全部澆濕透。判斷土是否干到需要澆水了,可以看土是否發(fā)白,或用手感知一下土是否還濕潤。如果花盆底部有孔洞,那么盆底有水溢出才算澆透。
搬入室內(nèi)的龜背竹、紅掌、綠蘿等盆栽觀葉植物應以噴水為主、澆水為輔,保持盆土不干為原則。
秘籍二:清洗葉面
北方的冬天室內(nèi)空氣干燥,要在早上出太陽前清洗植物的葉面,提高室內(nèi)濕度,保持植物葉色美麗。清洗葉面有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植物健康生長。但是清洗葉面不宜過勤,如海芋花葉萬年青等,每隔3-5天噴一次水,就可以保持葉子的健康和美麗了。早晚溫差大,出太陽之后再清洗植物葉面,可能會凍傷植物,造成損傷。
秘籍三:保暖防凍
不同的植物對冬季溫度的要求不太相同,這里會介紹一些常見品種的適宜溫度,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植物的過冬措施,可以留言告訴小ZU綠植的專家,為您提供一對一的解答。
天門冬、花葉常春藤、鵝掌秋、八角金盤、花葉如意、海芋、冷水花、蒲葵等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溫度只要高于5℃,就可以安全過冬;一品紅、秋海棠、茉莉、龜背竹等,氣溫低至10℃時,應移入室內(nèi);散尾葵、變?nèi)~木、白網(wǎng)紋草、發(fā)財樹、波斯頓蕨等對溫度較為敏感,低于15℃就要放入屋子中。
在無暖氣的房子里如果溫度不低于5℃時,大多數(shù)花卉不需要特別的防寒措施,如果溫度低于此值,或者有特別怕冷的植物時,你可以搭建小型的溫室。
最簡單的做法是用鐵絲或竹片構成框架,然后蒙上透明塑料薄膜??紤]到這樣的空間透氣性較差,最好在晴天中午打開薄膜透氣,而且應控制澆水量,防止爛根。
如果只養(yǎng)了一、二盆花,你也可以用塑料袋把花從下往上套起來,嚴寒的時候扎緊袋口。 原產(chǎn)于熱帶、亞熱帶及南方溫暖地區(qū)的花卉,當其栽培環(huán)境的最低溫度在0℃至5℃時,就必須防寒。
一些越年開花的花卉,花期在冬季和早春的,此時耐寒性較弱,也要防寒保溫,如報春花、仙客來、瓜葉菊等。 觀葉植物,如文竹、吊蘭、水竹、蘇鐵、一葉蘭、蒲葵、袖珍椰子、鵝掌柴、橡皮樹等,如果冬季室溫能保持在5℃以內(nèi),室內(nèi)不結冰,就可安全越冬。
對溫度要求高的觀葉植物,如龍血樹、馬拉巴栗、竹芋、散尾葵、蔓綠絨、變?nèi)~木、龜背竹、觀賞鳳梨、彩葉章、花葉芋等,室溫不得低于5℃至10℃,同時還要有充足的光照,否則葉片極易凍壞,影響觀賞。 觀花植物,如瓜葉菊、四季秋海棠、仙客來、朱頂紅、馬蹄蓮、水仙、大巖洞、君子蘭、一品紅、扶桑、米蘭、白蘭、瑞香、金橘、杜鵑等,冬季室溫保持不低于5℃即可。
對一些冬季開花的花卉,溫度需高一些,保持在10℃至15℃以上,就能正常開花,如一品紅、瓜葉菊、仙客來、報春花等。茶花、杜鵑等冬季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溫度不低于0℃,即可安全越冬。
多漿植物,如景天、令箭荷花、曇花、蟹爪蘭、仙人球等,冬季也要防寒。
在無暖氣的房子里如果溫度不低于5℃時,大多數(shù)花卉不需要特別的防寒措施,如果溫度低于此值,或者有特別怕冷的植物時,你可以搭建小型的溫室。
最簡單的做法是用鐵絲或竹片構成框架,然后蒙上透明塑料薄膜??紤]到這樣的空間透氣性較差,最好在晴天中午打開薄膜透氣,而且應控制澆水量,防止爛根。
如果只養(yǎng)了一、二盆花,你也可以用塑料袋把花從下往上套起來,嚴寒的時候扎緊袋口。 原產(chǎn)于熱帶、亞熱帶及南方溫暖地區(qū)的花卉,當其栽培環(huán)境的最低溫度在0℃至5℃時,就必須防寒。
一些越年開花的花卉,花期在冬季和早春的,此時耐寒性較弱,也要防寒保溫,如報春花、仙客來、瓜葉菊等。 觀葉植物,如文竹、吊蘭、水竹、蘇鐵、一葉蘭、蒲葵、袖珍椰子、鵝掌柴、橡皮樹等,如果冬季室溫能保持在5℃以內(nèi),室內(nèi)不結冰,就可安全越冬。
對溫度要求高的觀葉植物,如龍血樹、馬拉巴栗、竹芋、散尾葵、蔓綠絨、變?nèi)~木、龜背竹、觀賞鳳梨、彩葉章、花葉芋等,室溫不得低于5℃至10℃,同時還要有充足的光照,否則葉片極易凍壞,影響觀賞。 觀花植物,如瓜葉菊、四季秋海棠、仙客來、朱頂紅、馬蹄蓮、水仙、大巖洞、君子蘭、一品紅、扶桑、米蘭、白蘭、瑞香、金橘、杜鵑等,冬季室溫保持不低于5℃即可。
對一些冬季開花的花卉,溫度需高一些,保持在10℃至15℃以上,就能正常開花,如一品紅、瓜葉菊、仙客來、報春花等。茶花、杜鵑等冬季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溫度不低于0℃,即可安全越冬。
多漿植物,如景天、令箭荷花、曇花、蟹爪蘭、仙人球等,冬季也要防寒。
冬季花草樹木的施肥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花卉都要施肥。
對處于休眠和半休眠狀態(tài)的陽臺盆栽植物要停止施肥;對生長旺盛的觀葉植物,可噴施或澆施0.3%的尿素液,也可于盆面上撒施多元復合肥顆粒;對以觀花賞果為主的花木,如白蘭、米蘭、石榴、紫薇、茉莉等,要持續(xù)追施速效磷鉀肥;對榔榆、雀梅、冬青、羅漢松、三角楓、水楊梅、瓜子黃楊等,每修剪一次后,可追施一次薄肥。在冬季,陽臺上的花卉澆水和噴水也非常講究。
在水溫上,不能與土溫、氣溫相差太大;在澆水時間上,可于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進行。在澆水的同時,不能忽略給盆栽植物松土,對一些觀賞性植物最好放入少量的硫酸亞鐵。
由于冬季,一些花卉葉子枯敗,所以要及時修剪。尤其是樹樁盆景,更需要摘心或修剪。
此外,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用敵百蟲等藥物,預防病蟲害的出現(xiàn)。有的植物靠留芽過冬,如楊樹、柳樹;有的植物靠種子過冬如向日葵、大豆;有的植物靠根過冬如大麗花、甘薯;有的植物靠幼苗過冬如冬小麥、菠菜。
植物先在快到冬天時聚積了大量養(yǎng)分,然后在秋天時落葉,樹失去蒸騰作用,減少體內(nèi)熱量和水分的散發(fā)。俗話說,細水常流嘛!在加上可以直接得到的雪水過冬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了。
一. 觀葉植物,首先要做好保暖防凍工作要使原產(chǎn)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觀葉植物在冬季保持葉片翠綠,生機盎然,首先要做好保暖防凍的工作。
觀葉植物過冬 越冬溫度不能低于5℃的觀葉植物,如天門冬、花葉常春藤、鵝掌楸、八角金盤、花葉如意、海芋、冷水花、蒲葵等,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能在一般的防寒設施下安全越冬,也可入單層塑料大棚或一般的溫室。越冬溫度不能低于8℃的觀葉植物,如燕子掌、虎耳草、玉皇帝、魚尾葵、佛肚竹、紅鳥巢蕨等,在最寒冷時,應在大棚或室內(nèi)再加蓋一層塑料薄膜。
越冬溫度不能低于10℃的觀葉植物,如文竹、吊蘭、豆瓣綠、花葉芋、紅羽竹芋、綠蘿、香龍血樹、南洋杉、富貴竹等,一入冬即應置于二層塑料大棚或加蓋一層塑料薄膜的溫室內(nèi)。而最嬌貴的是越冬溫度不能低于15℃的觀葉植物,如散尾葵、變?nèi)~木、白網(wǎng)紋草、發(fā)財樹、波斯頓蕨等,最好能置于有加溫設備的溫室內(nèi),如無加溫條件時,可置于二層塑料大棚內(nèi),南方養(yǎng)護應于下午3時到第二天上午9時之間,在觀葉植物頂部加蓋一層塑料薄膜,第二天9時后揭開。
二. 多肉植物,減少澆水量和頻率隨著冬季降臨,多肉植物的生長變得緩慢,一些夏型種甚至進入休眠。它們大部分忍耐低溫的能力都有限,拿到陽光充足的室內(nèi)窗邊是當務之急。
此外,因為冬天植物的蒸騰能力弱,土壤水分蒸發(fā)慢,必須減少澆水量和頻率。多肉植物過冬 一般來說,不論南北方,冬季溫度能保持在5℃以上,都可以繼續(xù)將肉肉們放置在戶外,偶爾會降到0℃以下,肉肉的葉片里大部分都是水分,會慢慢結冰。
如果連續(xù)兩天0℃左右后,又回到了5℃或者以上,這樣的情況問題都不大,只要注意5℃以下后立即停止?jié)菜纯?。南方地區(qū)的冬季常常伴有雨季,所以放在戶外的肉肉要特別注意做好遮雨措施,要減少澆水頻率與澆水量。
此外,通風也是多肉能好好生長的重要條件,如果在室內(nèi),可以在比較溫暖的中午打開風扇吹一下。中午日照充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達到20℃,如果覺得室內(nèi)環(huán)境比較悶的話是可以用風扇吹一吹的。
而還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最好不要網(wǎng)購多肉,因為快遞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凍死凍傷,并且凍傷后的肉肉是恢復得很慢的。三.水培植物,冬季要保暖保濕5℃是絕大多數(shù)植物能夠承受的最低溫度,好多植物在冬季也會進入休眠期,但在我們杭州城區(qū)的氣候條件下,絕大多數(shù)水培花卉均可安全越冬,而它的冬季養(yǎng)護的中心問題主要是“保暖保濕”。
水培植物過冬 首先,水培植物應盡量擺放在背風的位置,避免北風直吹。而白天,應盡可能放置在室內(nèi)陽光充足或者散射光明亮的方位,比如朝南的房間或者窗邊,盡可能多的接受陽光的照射,但應避免室外長時間陽光直射,還應避開窗口漏風處,以防冷風吹襲受凍。
如果晚上室內(nèi)溫度達不到5℃的話,則必須用較厚的透明塑料袋將植物從上到下整株罩實以保暖保濕,塑料袋上應開2-3個小孔,有利透氣,以確保它順利度過嚴寒的那段時間。因為冬季植物的新陳代謝活動極其緩慢,要求水肥極少,所以除了水位要降低至根系的3/1以外,還要停止使用營養(yǎng)水,否則極易爛根落葉,甚至整株死亡。
換水時還應注意水的溫差,剛接出來的自來水應在室內(nèi)或陽光下放置一天,待氯氣逃逸,水溫與室溫一致后方可使用,若水溫與室溫相差10℃以上時容易傷根落葉。此外,空氣干燥容易引起喜歡空氣濕潤的花卉葉子干尖或焦邊,因此越冬期間應經(jīng)常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灑枝葉以增加空氣濕度。
另外冬天可施加抗低溫的肥,如碧卡根聰聰。
1、控制澆水:冬季花木生長緩慢,新陳代謝降低,大都進入休眠狀態(tài),需水量及蒸發(fā)量相對減少。澆水的原則是“寧干勿濕”,切忌盆土未干就澆水,尤其是耐陰花卉,更不能澆水過多,以免引起落葉、爛根或死亡。一般以盆土干透再澆足水為佳。澆水的水溫最好與室溫差不多,也可用20~25℃的溫水澆花。用溫水澆花,會加速盆土有機物的分解,促進根部細胞對營養(yǎng)的吸收,從而促進花卉生長。澆水的時間最好在光照較好的中午進行。如用自來水澆花,最好先存放1~2天,待水中氯氣揮發(fā)后再用。同時,要避免用含有肥皂或洗衣粉的水澆花。結合澆水,可用濕布細心抹凈葉面灰塵。
2、防止凍害:冬季的低溫、霜凍天氣,對花木可能構成嚴重威脅。為使花木安全越冬,首先要遵守“冬不入,春不出”的原則?!岸蝗搿保褐柑鞖鈩偤洌瑳]有霜凍時,對大多數(shù)花卉來說,不要急于搬入室內(nèi)?!按翰怀觥保褐柑鞖廪D暖時,不要急于搬出室外,要等春季最末一次晚霜過后,天氣完全轉好,才開始搬出室外。搬出后,若突遇晚霜或大風天氣,仍需搬回室內(nèi)。其次,要根據(jù)不同花木對低溫的不同忍受能力,分別采取不同的防寒保暖措施,或把花木直接移入室內(nèi),或以塑料薄膜罩蓋花盆,也可用塑料袋直接套住花木,還可臨時設置簡易小溫室保溫。對光照要求嚴格的花木,要放在室內(nèi)窗臺或靠近窗臺陽光充足的地方;對光照要求不嚴或能耐陰的,可放在沒有光照的陰涼處,但都要注意通風透氣。宜選在晴天的中午開窗通風透氣,但不可讓冷風直接吹著花木。
3、謹慎施肥:處于休眠或半休眠的花木,應停止施肥,以免根系腐爛,待春季換盆時,才施肥;秋冬或早春開花的以及秋播的花木,宜施薄肥。為提高花木的抗寒能力,秋末時就應減少施肥,以免花木莖、葉發(fā)嫩而降低抗寒能力。
4、整形修剪:對枯枝、密生枝、病蟲枝、過老枝、損傷枝均可用利刀或利剪除去;對春季開花的,只宜適當疏去無花芽秋稍;對當年生枝條開花的,應加強修剪,促發(fā)新梢,為來年著花做準備;對已受凍,但尚有部分存活的,可進行重剪,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使花木迅速恢復長勢。
5、防治病蟲害:冬季花木常見的病害有白粉博煤污病,常見的蟲害有蚜蟲、白粉虱、蚊殼蟲等,應采取有效措施在休眠期防治,以減少來年春季病蟲害的發(fā)生。
大多數(shù)來自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花木,10℃以下時就會停止生長并進入休眠期,否則容易凍壞枝葉或被凍死。如南洋杉、假檳榔、朱蕉、袖珍椰子、米蘭、君子蘭、茉莉、鳳梨等植物和直接種在盆內(nèi)的花色仙人球等,室溫宜保持在3℃~5℃左右。而榕樹、蘇鐵、棕竹、橡皮樹、蘆薈、鵝掌木、曇花、令箭等,最低室溫宜在1℃~3℃或再高。
目前,蘆薈、吊蘭、虎尾蘭、常青藤、綠蘿、鐵樹等因可吸收大量有害氣體而備受金華市民寵愛,其中吊蘭、虎尾蘭可吸收大量有害氣體,對甲醛吸收能力超強。常青藤、鐵樹等能有效吸附二氧化硫、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物質(zhì)。金華花鳥市場的經(jīng)營戶告訴記者,像蘆薈、吊蘭、綠蘿、發(fā)財樹、仙人掌、仙人球都要在下霜前從陽臺和室外搬進室內(nèi)。
市民家中種植的花卉主要分為耐寒和懼寒兩種。如月季、杜鵑、桂花、鐵樹等屬于耐寒型植物,即使擺在室外或陽臺一般也可安然過冬,而米蘭、吊蘭、發(fā)財樹等懼寒植物必須搬進室內(nèi)。
不同花草區(qū)分對待
吊蘭:吊蘭是一種半耐陰植物,冬季在室內(nèi)能越冬,但葉子可能會枯死。不過,經(jīng)營戶說,葉子枯死不要緊,只要根不死,明年還能長得更好。特別提醒市民的是,雖然葉子死了,但最好還是放在室內(nèi)過冬。干了還要及時澆水,但千萬別澆多了,否則根會爛掉。
綠蘿:綠蘿夏天比吊蘭還好養(yǎng),繁殖能力很強,在全日照、半日照下均能生長,耐陰性強,性喜溫暖,并需全年保濕。綠蘿冬天一定要放在室內(nèi),如果室內(nèi)溫度過低,也會出現(xiàn)干癟。
常青藤:較耐寒,對陽光要求不高,喜陰蔽之地,在室內(nèi)過冬沒問題,在這個季節(jié)購買放在家中比較好養(yǎng)。夏季高溫悶熱的氣候,對常春藤的生長反而十分不利。
蘆薈:蘆薈喜歡明亮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但忌強光暴曬。冬天最低溫度不能低于2℃,要及時搬到室內(nèi)。盡管蘆薈喜歡水分,但不能天天澆水,可以等到土壤很干時才澆水。
發(fā)財樹:怕冷,冬天放在空調(diào)房內(nèi)容易過冬。平常日子可以半個月澆一次水,冬天可兩三個月澆一次水。
冬天不必經(jīng)常澆水
冬季植物的蒸發(fā)量較夏季要小得多,因此不必經(jīng)常澆水。只有發(fā)現(xiàn)盆內(nèi)土壤(2~3厘米以下)干成粉狀,或敲擊盆身發(fā)出清脆響聲,才可適量澆水(不可多澆)。而當日最低氣溫在0℃以下時,澆水時間最好選擇在中午。此外,過冬期間應暫停施肥。因為冬季水分蒸發(fā)慢,多數(shù)花卉處在休眠期,對水和肥需求量不大,盆土過肥過濕易引起花卉爛根致死。
花卉過冬的小妙招(1)不要將花卉放在暖氣旁,因為冷熱不均 更容易使花受凍。
(2)每天都讓花曬曬太陽,以幫助它制造葉綠素。(3)即便肉眼看不到蟲,這個季節(jié)也要經(jīng)常 給花除除蟲。
(4)盆土干透后再澆水,這樣可以避免花卉 的根部被泡爛,還可以幫助其吸收新的水分。(5)不要像夏天那樣總給盆花澆水,因為冬 季不宜多澆水。
(6)不要給花草過多施肥,要知道肥料過剩 也會要了花草的命。(7)氣溫很低的夜晚,不小心將白天搬出去 的盆花遺忘在室外,結果盆花凍僵了,不用擔 心!有個好辦法可以讓凍僵的花卉緩過來。
將 花卉小心地從花盆中連土移出,用吸水性較好 的報紙包裹住根部(多裹幾層),放在屋里24小 時,凍僵的花卉就會慢慢回溫復蘇。注意,切忌 將花卉直接放在陽光下暴曬,那樣只會適得 其反。
保暖防寒 預防凍害
對于喜溫暖的花卉要在氣溫降低前就做好入室的操作,氣溫低于10度時玻璃翠、茉莉花、杜鵑、秋海棠、龜背竹、鵝掌柴、蝴蝶蘭、非洲菊、扶桑就應搬入室內(nèi)保暖,氣溫達到5-6度時應把百合花、文竹、吊蘭、橡皮樹、君子蘭移入室內(nèi),在霜降、立冬后就應把其他大多數(shù)盆栽花卉入室。地栽花卉要進行保暖物包扎莖稈部位保暖,例如梅花、蠟梅、玉蘭、榆葉梅、夾竹桃等。另外室內(nèi)要注意通風換氣,對人好對花也好,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打開門窗通風利于盆花的散熱。茉莉、仙客來、蟹爪蘭、杜鵑、君子蘭等此類花卉擺放在光照較好的地方充分吸收陽光但應避免長時間直射,促使良好的發(fā)生光合作用,安全過冬。
氣溫冷 小心澆水
冬季寒冷,澆水過多會造成盆土結冰,對花卉植物造成凍傷也影響土壤養(yǎng)分吸收,所以在氣溫較低的時候更要注意澆水。陽臺、露臺、飄窗處的橡皮樹、鵝掌柴、巴西木、榕樹、發(fā)財樹、茉莉花等花卉要減少澆水的次數(shù)和每次澆的水量,保持土壤表面潮濕即可。對花期在冬季和早春的臘梅、梅花、山茶等應多進行噴水養(yǎng)護,也要減少澆水次數(shù)和水量,這樣利于花苞的形成促其開花。一般情況下,冬季每天澆水的時間最好在上午10點-11點或者下午2點到3點為宜。室內(nèi)養(yǎng)植的綠蘿、龜背竹、紅掌等觀葉類綠植都應以霧化噴水為主,澆水保持盆土不干為益,切記澆透。
少施肥 施淡肥
君子蘭、馬蹄蓮、大花蕙蘭、鳳梨等,可以將0.2%磷酸二氫鉀和0.1%尿素制成混合肥液進行澆施;金橘、火棘等,可澆施少量低濃度的速效磷鉀肥;米蘭、珠蘭、茉莉等,可使用稀薄磷鉀肥進行追施1-2次。對大部分觀葉植物,要停施氮肥,適當追施一些低濃度的鉀肥,可增加花卉的抗寒性。
注重修剪也很重要
移入室內(nèi)的盆花為了美觀也為了保障養(yǎng)分的有效吸收,做修剪是必不可少的,剪去枯敗葉、過密枝、病蟲枝、瘦弱枝可以將養(yǎng)分充分提供給有效枝干使盆花茁壯并安全過冬,對于徒長的枝干修剪的力度可以加強,已造型1-2年的盆景綁扎物可解去,或在解開后再重新綁扎,以防長時間在固定位置上勒捆,傷及枝條形成層,造成枝葉枯死。放在陽臺上的樹樁盆景,如榔榆、鵲梅、三角楓、榕樹、羅漢松、圓柏、龍柏等,須進行必要的修剪。茉莉、紫薇、石榴等,可在晚秋進行剪枝,減少植株在冬季養(yǎng)料消耗,促進盆花多儲存營養(yǎng),使來年多開花。
病蟲危害大 防治要除根
深秋冬初是病蟲害高發(fā)的季節(jié),尤其是盆花入室后溫度濕度較適合病蟲發(fā)作,所以移花入屋前必須徹底根治病蟲害,此期間花木易得葉斑病、枝干的腐爛病等病害,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蚜蟲、白粉虱等,絕不讓其入室危害盆花、盆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1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