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也稱兒歌,是流傳于兒童之間的歌謠,淺顯生動,詼諧風趣,適合兒童的心理,符合孩子們的興趣,說唱起來合轍押韻,有滋有味。它是孩子與孩子、孩子與成人進行心靈溝通的鑰匙。童謠世世代代流傳,童年時,從老人那里學(xué)來,及至自己有了孩子,又把童謠教給他(她)們。民間習慣以兒歌的形式為啟蒙教育的起點,在娛悅的同時,給兒童以最初的語言、知識、韻律、節(jié)奏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啟迪。人到了老年,再回憶起一些童年時期的歌謠,既有益身心健康,又能充實現(xiàn)實生活,其樂無窮。如――●小板凳兒,四條腿兒,我給奶奶嗑瓜籽兒。奶奶說不香,我給奶奶煮面湯。面湯沒擱油,我給奶奶磕仨頭。媽媽贊,奶奶夸,都說我是好娃娃。●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喚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沒啥吃,煮鴨蛋,蒸不熟,煮不爛,累得姥姥一身汗?!駨埓笊?,李大嫂,上南洼,摘豆角。一把豆角沒摘來,肚子疼,往家跑。插上門,頂上鎬,揭炕席,鋪干草。老娘婆,請不少,放個屁,就拉倒?!裥“淄?,去趕集,買個辣椒當酸梨。咬一口,猴辣的,再也不買帶把的?!裥“淄?,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白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最最經(jīng)典,還有最簡單的一首詩是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1.兩個孩子,一個在左,一個在右,頂著雨傘,雨露滴滴。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3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