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是動物口腔的重要器官之一。人舌長不足9厘米dongwu,重僅50克,卻有辨味和輔助咀嚼、吞咽食物、說話發(fā)音以及能顯示人體生理狀況等多種重要功能。與人類相比,動物的舌頭在實用性和功能上更加奇特,有些甚至是人類望塵莫及的。 幾乎所有的蛇,都有一條鮮紅而又分叉的舌頭,也稱為“蛇信”。舌頭是味覺器官,感受不同食物的各種滋味,但蛇的舌頭卻更象鼻子,表面沒有味蕾,無法辨別甜酸苦辣,反而能嗅到外界的氣味。蛇經(jīng)常吐舌頭,就是在不斷地接受空氣中的各種化學物質(zhì),然后由口腔中的一對助鼻器把化學信息變?yōu)槟撤N信息,送到中樞神經(jīng),經(jīng)過綜合分析,就能產(chǎn)生嗅覺功能。所以,當一只被咬傷后的動物逃跑之后,蛇就可以利用它那伸縮自如的舌頭,通過氣味去探尋和跟蹤受傷者,直到捕獲為止。 貓科動物的舌頭表面布滿倒鉤,能夠輕而易舉地將獵物“剝皮拆骨”,貓經(jīng)常在陽光下邊曬太陽邊用那充滿“陽剛之氣”的舌頭,輕柔地將毛弄松,許多人單純地認為,這是貓愛干凈,將塵埃和污垢舐去。其實不然,因為貓的皮毛里含有膽固醇,經(jīng)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后產(chǎn)生維生素D,它用舌頭舔毛,就是補充體內(nèi)的維生素D。 號稱森林醫(yī)生的啄木鳥,其舌頭明顯角質(zhì)化,并具有鋒利的舌尖和倒鉤,它用鑿子似的喙鑿開樹干上的蛀孔,而把長舌將毛蟲鉤出,使樹木起死回生。 在澳大利亞,約有10來種蜥蜴會以它們獨特的藍色舌頭作為避敵的工具。暗黃藍舌石龍子便是其中一種。當遇上危險時,暗黃藍舌石龍子便把血盆大口張開,伸出其藍色舌頭以嚇退敵人。倘若這招無效,它還可以一口氣把身體脹大,并發(fā)出嘶嘶巨響令敵人聞聲而退。 人和動物身體表面都有汗腺,熱量會通過發(fā)汗散發(fā)到體外。但是,狗的身體表面沒有汗腺,它的汗腺長在舌頭上。所以,身體發(fā)熱時,狗便伸出它長的冒著熱氣的舌頭來,這樣就可以促進身體熱量的發(fā)散,維持正常的體溫。 長頸鹿的舌頭長達半公尺,既是“鉤子”又是“攪拌機”,高枝上的葉子它只要用舌頭輕輕一鉤,便可輕易地送到嘴里,隨即又在口腔中來回攪動,樹葉便很快地被嚼爛了。 蝸牛的舌頭上有上萬只細小的牙齒,它爬在植物和幼苗的枝干上,經(jīng)常用舌頭刮來刮去,把植物汁液和嫩葉刮進嘴里,很快使植物死亡。 青蛙的舌頭前部分叉,舌根長在口邊的下頜上。平時,青蛙將帶有粘液的長舌頭卷曲在口腔里,當看到活動的昆蟲后,便立即將舌頭彈射出去,把昆蟲牢牢地粘住送進嘴里。 變色龍則有一條又細又長的舌頭,當舌頭完全伸展時,甚至超過其身體的長度,不用1/4秒,它那快速而有力的舌頭便已將獵物吃進肚里。然后,長舌又能自然像“卷棉被”般地卷回嘴里。 人類會制造盛水工具,而在歐洲,有一種紅狐,雖然不會制造盛水工具,但它們天生便帶有“水杯”,原來它只要把舌頭稍稍卷起,便可形成茶匙狀去盛水喝了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