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鷹雕:別名,為隼形目、鷹科、鷹雕屬鳥類,原產于亞洲印尼特有物種,棲息于爪哇的熱帶森林、高山草原和針葉林地區(qū),1924年命名,無亞種。由于棲息地持續(xù)失去和退化,分布范圍有限,越來越分散,群落規(guī)模小,及在某些地區(qū)被獵殺,該物種生存環(huán)境非常狹小,處于瀕危狀態(tài)。
印尼國鳥,最稀有的猛禽之一,在印尼國內有時被稱為印度教及佛教的迦樓羅神秘生物。有很長的羽冠峰,體型中等,性情兇猛,最初被分類在鷹雕屬,但由于屬內物種的羽毛差異,直要到1953年才被確認是亞洲鷹雕屬的物種。
爪哇鷹雕形態(tài)特征 >
頭體長58-64cm,喙和爪均強健,羽色深褐,腿部羽毛一直覆蓋接近至腳爪。頭及頸部呈紅褐色,下身有很密的黑色斑紋。冠是黑色的,冠端呈白色。
爪哇鷹雕生活習性 >
爪哇鷹雕飼養(yǎng)方法 >
主要吃鳥類、蜥蜴、狐蝠科及哺乳動物。
爪哇鷹雕雌雄分辨 >
雄鳥及雌鳥很相似。雛鳥羽色較為單調暗淡,下體沒有斑紋。
爪哇鷹雕繁殖方式 >
一夫一妻制。鳥巢會筑在樹頂。雌鳥每次產卵1枚。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