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鶴鴕:別名侏食火雞,為鴕形目、鶴鴕科、鶴鴕屬鳥類,原產于亞洲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棲息于海拔3000m左右的熱帶雨林,遠離人煙的森林的深處。1857年命名,共3個亞種。
鶴鴕科中體型最小的食火雞,擁有粗糙的黑色下垂的發(fā)狀羽毛。翅膀退化弱小,不會飛行。頭部和頸部裸露,缺少羽毛,顏色為藍色和紅色。頭頂上有一個角質的頭冠。與同屬中的其他二種鶴鴕相比,脖子上沒有肉垂。
侏鶴鴕形態(tài)特征 >
頭體長100-110cm,高99-135cm,重約18kg。腿上沒有羽毛,但堅固而有力。侏鶴鴕有三個腳趾,最內側腳趾有一個匕首一樣鋒利的指甲,長度可達10厘米。如果被激怒或被逼入絕境,它們會通過強大的踢腿來保衛(wèi)自己。
侏鶴鴕生活習性 >
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xiàn),偶爾也可以聚小群活動。家族活動區(qū)大約7平方公里,領地面積1-5平方公里不等。侏鶴鴕是膽小的鳥類,在野外很少見。它們白天活躍,花很多時間尋找食物。據報道,侏鶴鴕在被激怒時殺死過人類和狗。
侏鶴鴕飼養(yǎng)方法 >
已知鶴鴕屬的成員可以在人工飼養(yǎng)中生存長達40年??梢允褂铭Q鴕的外觀、足跡的大小以及頸部皺紋的存在來估計年齡。主要以從灌叢中采擷或落下的果實為食,也會取食其他可吃的食物,如真菌、昆蟲、植物組織、小型脊椎動物,包括蜥蜴和青蛙。
侏鶴鴕雌雄分辨 >
雌雄同形,在羽色上沒有差別,但形體上雌性大于雄性。
侏鶴鴕繁殖方式 >
侏鶴鴕的繁殖季節(jié)在5-6月開始,持續(xù)到10-11月。每年繁殖一季。雌性在一個季節(jié)中與一個以上的雄性交配,并且必須健康且營養(yǎng)良好才能產下多個鳥卵。侏鶴鴕每窩產4-6枚卵。孵化期持續(xù)49-52天。幼鳥在7-16個月內獨立,在4歲左右性成熟。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