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溫穩(wěn)定超過9--10℃即可種植。有條件的 也可使用地膜覆蓋。一般的方法是山藥豆怎么種植方法:山藥溝澆透水后,
將種苗縱向平放在預先準備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 株距25cm左右,密度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
后覆土5cm,在山藥的兩側(cè)20cm處施肥。一般施土雜 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鉀
40--50kg/667平方米,過磷酸鈣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 餅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
一小高壟。
山藥即山中之藥,是藥參,又名大薯,是薯預科薯預屬中的纏繞性藤本植物。按起源地可分為三個群體,我國栽培的屬亞洲群,又分兩種類型,即普通山藥和田薯,目前栽培的大多屬普通山藥。山藥的食用部分是肥大的塊莖。
1種子繁殖
1.2頂芽繁殖法:山藥塊莖頂端有一潛伏芽,有潛伏芽的一端切下15—20厘米的一段作種(俗稱山藥尾子,苗頭)。頂芽栽培,為了防止切口腐爛,應在切口處蘸好草木灰,晾曬后貯藏備用。
1.2零余子繁殖法,山藥在很多地方是開花不結(jié)籽的,而在玉龍縣山藥栽培區(qū)能正常開花、結(jié)籽,而且數(shù)量很多,一般在9月下旬成熟,種子可在脫落前采收。用零余子繁殖的植株從第二年開始生活力旺盛,增產(chǎn)顯著,防止退化,復壯效果好,繁殖系數(shù)高。選種要選具有特征特性好且粗壯,皮孔稀,有光澤,無病蟲害,圓形或橢圓形的種子。
1.3切塊繁殖法:一般用于開花不結(jié)果的品種。
2土壤選擇、挖溝與施肥
2.1土壤選擇,栽培山藥應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在一米以下,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壤土。
2.2挖溝施肥:挖山藥溝每2米寬挖一行溝為宜,溝寬40—50厘米,深80——100厘米,長度不限。溝挖好后又回填,填土時要認真,最好先填生土,后填熟土,邊填邊壓緊,回填至50厘米左右,開始在溝邊施農(nóng)家肥,邊填土邊施肥。由于山藥需肥量大,要重施基肥,山藥的主要吸收根是水平方向伸展的,多分布于表層土壤中,肥料不宜深施,一般應施在40厘米處淺土層中,以供山藥水平根吸收利用。
2.3實行科學輪作:山藥不宜連作,連作易造成土壤養(yǎng)分失調(diào)和病害加重,在新地種植山藥,塊莖色澤鮮艷,皮光無斑痕,重茬地種植,塊莖易爛,皮厚無光澤,產(chǎn)量下降,一般應隔3年以上輪作一次。
3播種與田間管理
3.1播種:播種前溝要填平壓實,有條件可用水壓。用苗頭做種一般一年開挖一次。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3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