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俄料和田玉有棉絮好還是沒有棉絮的好,大部分產自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境內,有四個礦石產地:嘎沃赫達、布羅姆、嘎留柏和海伊達。其中部分礦區(qū)將在兩三年內枯竭!有的已經整座山的被夷平了,這也是俄料的價格不比和田的低多少的原因。古代這地方曾屬于中國,現(xiàn)在也有很多中國人。從海拔上合氣候上講俄料和新疆料有形成上的相似點。俄料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巖中,經長期風化剝落在山坡上,被雪水及雨水沖刷入河水之中形成籽料。現(xiàn)在我們市場上價格不菲的所謂“山流水”大多并非想我們想象的那樣從河床里撈出的,而大多從土層中挖掘出來的。有人說俄料區(qū)別于和田料的地方是泛粉,有人說是僵白,其實都對,但都不全面。俄料既有泛粉的,也有泛青、泛黃的;既有僵白的、顆粒粗大的、花大的、有粥狀結構的,也有油潤的、細膩的、肉眼幾乎無結構的。不少俄料的特點是從外到里,玉肉越來越細,開始有風化的皮,皮下有時是僵,僵下的肉有時就是我們市場上常見的帶有粥狀結構的、花大的玉肉,再往里,你會發(fā)現(xiàn)玉肉越來越細,出現(xiàn)堪比羊脂的情況也是完全可能的。以前邦德介紹過俄料的費料和出活率低,這里就不累述了。正是因為這樣,我們見到的大多數(shù)俄料都不是所謂的好“玉芯”,所以才有人認為只要是區(qū)別俄料,就看僵白,看花等等以偏概全的觀點。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7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