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581年—618年),前后共經歷37年。 從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到618年隋朝滅亡,共存在了三十七年,是個典型的短命王朝。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隋朝建立者,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14年。 隋恭帝楊侑(605年-619年),隋煬帝之孫,李淵攻入長安后擁立他為帝。618年楊侑被廢。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建立隋朝。隋朝是繼西晉后漢族重新建立并統(tǒng)一全國的朝代,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嚴重分裂局面。最終完成了民族的大融合。 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強盛時期。在秦朝中央制度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三省六部制度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制度。正式推行科舉制度,以選拔優(yōu)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xiàn)象。 社會經濟方面,隋朝將北朝的均田和租調制略作改動,推行到全國,這些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減輕了民眾的賦稅負擔。 隋煬帝時期不體恤民情的橫征暴斂,以及數(shù)次對外征伐的失敗,導致農民起義烽煙四起,大業(yè)十四年(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與裴虔通等人發(fā)動叛變,殺了隋煬帝,隋朝名存實亡。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