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股票市值3622億美元(以2019年1月初數據),按照美元人民幣匯率6.866計算,折合人民幣約2.5萬億。
阿里巴巴總部占杭州,那么我們就以杭州為例進行分析。
杭州的人口數量為945萬,城鎮(zhèn)化率75%,也就是城鎮(zhèn)人口數量約700萬,再按照我國3.17人為一套房產計算,杭州共有約220萬套房產。
按杭州主城區(qū)人口占總人數65%,其他地區(qū)城鎮(zhèn)人口35%。那么城區(qū)和非城區(qū)房產數量為140萬套和80萬套。主城區(qū)按照2.5萬元/平方米,其他城區(qū)按照1.2萬/平方米估算。那么主城區(qū)房產價值為3.5萬億,其他城鎮(zhèn)的房產價值為1萬億,城鎮(zhèn)房產總價值為4.5萬億。
再加上農村200多萬人數的宅基地價值0.5萬億。那么杭州地區(qū)的總房產市值約5萬億,房產數量接近300萬套。
阿里巴巴的2.5萬億市值可以購買杭州房產總值5萬億的一半,可購杭州的房產數量約150萬套。
阿里,杭州半城。是名副其實的半城!
這個問題并不幼稚,大約20萬套一線城市的商品房總值可以等于阿里巴巴市值,因為兩者都是虛擬價值,可以比較。
謝邀!
在今年早些時候,阿里巴巴還甚至不如騰訊市值,而騰訊則依靠著游戲領域的強勢表現,成為中國互聯(lián)網行業(yè)市值最高的企業(yè),到如今在經歷了某些事情之后,騰訊的股價一直大幅度下跌。
反而是阿里巴巴要堅挺許多,這也就意味著資本市場對于阿里巴巴還是非常看好,同是阿里巴巴的主營業(yè)務,同樣是勢頭不減。
阿里巴巴,典型的時代造就的產物對于阿里巴巴來說,我個人覺得其實馬云確實在戰(zhàn)略領域里甩開了其他同行幾條街,不過即便馬云再厲害,也終歸是要感謝那個時代,畢竟阿里巴巴的強大離不開整個時代所造就的機會。
我們說馬云在中國互聯(lián)網還是蠻荒時期的時候,就已經發(fā)現了商機,這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則是無限的機遇,同時由于馬云的個人魅力拿到孫正義的戰(zhàn)略投資,包括后來雅虎楊致遠的入資,為整個阿里巴巴的發(fā)展提供了三級火箭式的助力。
而馬云也依靠著堅定的信念打敗了不可一世的ebay,從此在中國市場再也沒有可以相抗衡的巨頭,尤其是國際市場的巨頭,畢竟很多國際市場叱咤風云的互聯(lián)網巨頭,到了中國幾乎都會水土不服,無一例外。
阿里巴巴也恰恰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在中國站住腳跟,但我必須說,即便阿里巴巴如今如此強大,也依然要感謝當時的時代,它是屬于時代所造就的!
與亞馬遜,蘋果,微軟差距還是要正視的與蘋果微軟這樣的企業(yè)相比,阿里巴巴顯然還要年輕很多,雖然以阿里巴巴的塊頭來說與巨頭相比,差距并不是那么明顯,但問題是阿里巴巴其實在整個發(fā)展過程中,還是與上述幾個公司有明顯的差距。
比如我們評價亞馬遜,蘋果,微軟這幾家公司,以微軟為例,微軟已經成熟,而蘋果則正在成熟,亞馬遜這和阿里巴巴差不多,但它的發(fā)展速度以及發(fā)展廣度,的確還是要領先阿里巴巴一些。
看看這些前輩,阿里巴巴在國際市場上還是太嫩了一些,相比于在中國本土取得的成就,在國外市場的確還是要遜色一些。當然即便阿里巴巴的云服務已經上升排名,但仍然面臨著谷歌,亞馬遜,微軟這些技術巨頭的沖擊!
與打敗ebay不同的是,云服務這三家的技術優(yōu)勢非常明顯,而阿里云在這方面顯然是還需要更加努力。
阿里巴巴,前景真的廣闊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美國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阿里巴巴超過了亞馬遜以及微軟蘋果等一眾巨頭,成為最值得長期投資的互聯(lián)網巨頭,而相對來說,騰訊連前16名都沒有進入。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馬云所創(chuàng)立的宏觀布局,已經基本都實現,包括依靠電商平臺完善的菜鳥物流,以及支付領域的螞蟻金服,以及全球第二的云計算,這樣看來,阿里巴巴的未來顯然是要明朗很多。
同時在走出去的戰(zhàn)略下,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如今在全球200個地區(qū)都可以使用,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跨境電商也發(fā)展的如魚得水,顯然在國際市場上,阿里更能適應外國人的節(jié)奏,這是很多中企都做不到的。
所以顯然阿里巴巴是有機會超越這些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但問題是阿里巴巴所要付出的其實比現在還要多,這就要看阿里巴巴的整體戰(zhàn)略,在馬云卸任之后是否還能一如既往的堅持。
一家企業(yè)的前景有多大,最主要的就是判斷其核心競爭優(yōu)勢能保持多久。
那么要知道阿里前景,只要判斷阿里有沒有可能超過三大科技巨頭,如果無法超過,那么阿里的前景肯定就設限了。
首先,先進行一些基本的比較,如下圖
營收(公司體量):阿里547億美元,與之相近是微軟1258億美元,相差711億美元,幅度為129%;
利潤(營利能力):阿里116億美元,與之相近是亞馬遜100億美元,超過16億美元,幅度16%;
利潤率(競爭優(yōu)勢):阿里21%,亞馬遜4%,遠超亞馬遜;
市值:阿里4616億美元,與之相近是蘋果9525億美元,相差4909億美元,幅度106%;從上圖分析,阿里如果要超過三巨頭,那么最有可能先超過的就是亞馬遜,而且也屬于同業(yè)務范疇,雖然在營收方面阿里與亞馬遜差距比較大,但是在利潤這一塊阿里以500億的營收就追趕上了亞馬遜,那么就可以說明,阿里的競爭優(yōu)勢要強于亞馬遜。
那么既然找到了阿里的第一假想敵,那么就來分析一下,阿里是否有超載亞馬遜的可能性。既然它們同屬于電商范疇,那么我們就分析一下它們核心業(yè)務的營收占比。
如下圖
體量上我們就不講了,因為差距太大,只看公司業(yè)務的營收占比,觀察公司發(fā)展是否均衡。
阿里,商務占營收的86%,云計算占營收的7%,其它的占營收7%,商務還是占主要,次要業(yè)務還待提升。
亞馬遜,商務占營收71%,云計算占營收的11%,其它占營收的18%,商務占主要,但相對于阿里來說,發(fā)展要均衡一些。那么阿里是否有可能超過亞馬遜,只要分析其核心的兩個板塊電商與云計算,雖然阿里旗下業(yè)務較多,如淘寶、天貓、菜鳥、口碑等,但是真正有優(yōu)勢的還是電商與云計算,其它的無非就是騙普通投資者的錢。
核心業(yè)務:
電商:阿里469億美元,亞馬遜1656億美元,相差1000億美元,而且亞馬遜有著地理與先發(fā)優(yōu)勢,阿里想要超過亞馬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亞馬遜自毀前程。 云計算:阿里35億美元,亞馬遜256億美元,相差200億美元,亞馬遜是阿里的七倍,雖然阿里在云計算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但是第一與第三的差距還是很大。在同等優(yōu)勢下,阿里要想超過亞馬遜,很難。
那么阿里是怎么在利潤上超過亞馬遜的呢?
答案:如下圖
2018年阿里與亞馬遜相比,阿里的研發(fā)費用只占了亞馬遜的16%,僅為54億美元,而亞馬遜研發(fā)開支卻占了84%,為288億美元,比阿里多出200多億美元,這都是利潤啊。
綜上:阿里要想超過三巨頭,目前來說是很難的,連同等優(yōu)勢的亞馬遜都無法超越,更不要說競爭優(yōu)勢明顯的蘋果與微軟。
為什么?
論電商,內有京東,外有亞馬遜,連拼多多都來分一杯羹,優(yōu)勢不夠突出,無法與微軟蘋果形成同等的競爭優(yōu)勢。
論云計算,亞巴遜第一,微軟第二,沒有獨占性。
其它業(yè)務板塊,阿里先走出國門,超過騰訊了來。
歡迎關注、點評【匯天下】,邀你一起匯看天下,了解財經世界。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9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