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障與事故預防 【教學目的】 1、幫助學生了解校園意外發(fā)生后帶來的傷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學習《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有關條例,了解如何防止意外的發(fā)生,明確意外發(fā)生后的責任界定,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會場布置】 1、在黑板上寫上《安全保障與事故預防》。
2、將教室座位布置成橢圓形,以備活動之需。 【教學形式】 結合案例展開討論,班主任最后進行總結。
【教學手段】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教學流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讀案例: 某市中學的一次活動課上,初二某班的同學甲、乙借了一副嶄新的(尚未使用過的)羽毛球具在操場上打羽毛球,正玩得起勁時,甲手中的羽毛球拍突然與手柄分離,箭一般地飛向乙,這一切來得是那么突然,速度是那么快,只聽“啊呀”一聲,羽毛球拍的金屬桿刺進乙的左眼中,聞聲趕來的老師和同學立即將乙送到附近的醫(yī)院,經(jīng)檢查小娜的左眼失明,在兩個多月的治療期間,共花去醫(yī)治費用1.5萬元。
二、學生討論: 對于乙受到的傷害,誰應該負責呢? 學生:我覺得由甲負責,因為是她的失手造成了乙的傷害。 學生:我覺得由學校負責,在學校出了事,當然由學校負責。
況且體育器材是學校提供的。 學生:我認為應由這只球拍的生產(chǎn)者承擔責任,因為球拍在此之前尚未使用過,這起傷害事件實際上屬于商品質量事故。
學生:我也認為應該由甲負責,當然是誰做的誰來承擔。 學生:我認為:由于商品的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傷害當然應由商家來承擔責任。
學生:體育器材是學校提供的,學校應為學生提供安全的教育教學設施,如果出了事學校當然應承擔責任;但商品質量也確實存在問題,生產(chǎn)者也應承擔。 老師:同學們的分析都經(jīng)過了一定的思考,聽起來都有道理,但責任的最后界定最終要按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來認定,依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學校和生產(chǎn)者應共同來承擔責任,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體育器材的質量問題,所以商家承擔主要責任,學校在進貨渠道、器材管理上有疏漏,承擔次要責任。
三、身邊案例: 主持人:在我們身邊,也發(fā)生過一系列校園意外傷害事故的例子: 出示資料1:某學校發(fā)生了一件令人震驚和惋惜的事情。一天夜晚,學校的宿舍里已經(jīng)按規(guī)定時間熄了燈,學校也對宿舍進行了檢查,但之后,一名住在下鋪的女生卻點起蠟燭看書卻不慎引著了布簾,引起了大火。
寢室內其他女生均逃了出去,只有住在肇事女生上鋪的女孩卻嚇得無法逃走,結果被燒成重傷。事發(fā)后,受傷女生的家長起訴了肇事學生,而肇事學生也將學校告上了法庭。
結果,學校一審敗訴。后雖經(jīng)重審,終審判決學校在管理方面無不善之處,事故責任應由肇事學生承擔,但此時,學校已經(jīng)先行墊付了14萬元的醫(yī)療費。
出示資料2:某日下午,某學校課間期間,學生楊某在操場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鬧的學生李某、王某撞倒在地,并被壓在身下,造成陰莖包皮挫裂傷。楊某受傷后,學校立即將其送往醫(yī)院治療,并同時通知了3名學生的家長。
在醫(yī)院,黃某做了包皮環(huán)切手術,但未住院治療,并于10天后到校繼續(xù)上課。其醫(yī)療費、交通費等已由李某、王某的監(jiān)護人支付。
經(jīng)公安部門法醫(yī)活體檢驗鑒定,該包皮環(huán)切手術屬正常手術,不會對楊某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屬于輕傷。其后,楊某的家長作為代理人,以楊某因傷害造成生殖器畸形,可能對今后生活產(chǎn)生影響為由,以另兩個學生及該學校為被告,提起訴訟,要求3方賠償他們誤工減少的收入及精神損傷費10萬元。
四、法律條文鏈接 主持人:我們討論的這些問題,盡管大家都有分歧,但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guī)定。 多媒體出示《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二章事故與責任 第八條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jù)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
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jù)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fā)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九條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學校的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的。
學校的安全保衛(wèi)、消防、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顯疏漏,或者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未及時采取措施的; 第十三條下列情形下發(fā)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學校行為并無不當?shù)?,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guī)或者其他有關規(guī)定認定: 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fā)生的; 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fā)生; 在放學后、節(jié)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蛘咦孕械叫0l(fā)生的。 主持人:同學們,法律告訴我們學生在校發(fā)生的意外并不一定都是由學校負責,希望我們同學在了解了相關的法律后,能清醒地認識并引起足夠地重視。
同時,《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條文中。
可以結合以下觀點
各國措施
挪威
校園欺凌實拍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采取全校范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guī)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系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挪威于2002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盡快根除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行動中。
折疊澳大利亞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wǎng)站,如“反欺凌網(wǎng)絡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以幫助學校了解欺凌現(xiàn)象,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教師培訓的指導大綱。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增進師生們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理解來解決校園欺凌問題。其理論依據(jù)是:只要認識到騷擾、折磨與自己不同的人是錯的,那么欺凌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以色列
以色列為解決校園欺凌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學校建立全校范圍的反欺凌政策,并對在職教職員工進行培訓。以色列還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尋找到個性化的解決辦法。調查發(fā)現(xiàn),欺凌現(xiàn)象發(fā)生最多的是在放學后的走廊和廁所,或教師監(jiān)控不力的時間段。很多學校采取的辦法很簡單,如增加警力,保證照明,讓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時間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師等。
美國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凌”(bullying)。校園欺凌在初中(6-8年級)階段最嚴重,高中時逐漸減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fā)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guī)章。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shù)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同時,允許學校對那些給同學帶來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學生停課,并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導原則和程序。
我覺得吧,你可以找?guī)讉€同學來演一個有關校園暴力的小品,這個小品可以是根據(jù)實事改編的,也可以直接找一個貼切的。
讓同學們在事例中感受校園暴力,告訴他們什么是校園暴力,校園暴力的危險。演完小品,你可以再找兩組同學演一下不同解決方法,一種是告訴家長和老師的,令一種你自己再想想,反正是要能夠形成鮮明對比的!通過這兩個不同的而解決方法,讓同學們知道怎么來正確的對待校園暴力。
如果你不嫌麻煩的話,可以繼續(xù)再演一個,這個是講如何防止校園暴力。使得整個班會以小品來連貫起來,這樣同學們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比你在那里大段大段的說概念啊什么的,好多了!這樣下來整節(jié)課也會讓人覺得很充實很飽滿,中間一定要讓同學來發(fā)言。
表演完小品,你也可以再找?guī)讉€實例念給同學聽,最后說到生命寶貴,同學們一定要珍惜生命,要對自己負責任!再結合最近發(fā)生的校園安全事件說一說。最后班主任一總結,,就OK了。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健康成長,抵制校園暴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但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暴力文化侵入了我們的校園,嚴重影響同學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危害同學們的身心健康。
校園暴力主要表現(xiàn)為: 欺負弱小的同學,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fā)。例如: 叫受害者侮辱性的綽號;對受害者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fā);毀壞受害者的個人財產(chǎn)、教科書、衣裳;對受害者進行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恐嚇、威迫受害者聽從命令等等。
抵制校園暴力,做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做到: 一、要勇于拒絕校園暴力。在受到暴力侵害時要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
二、要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三、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沾染黃、賭、毒等惡習,不進酒吧、網(wǎng)吧、電子游戲機室等場所。 四、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
抵制不良的引誘,在受到威脅時候要及時向學校、家長、老師報告,及時撥打110報警。 五、上學放學盡可能結伴而行。
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路上不要貪玩,要按時回家。
老師們、同學們,“校園是我家,安全靠大家”。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全力共建“平安校園”;齊心共創(chuàng)“和諧校園”。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1.讓學生認識校園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暴力帶來的負面影響。 2.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tài)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暴力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暴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班會重點:了解校園暴力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班會過程:
活動一:走進校園暴力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就其平時聽到或遇到的校園暴力進行討論,然后,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之后引出校園暴力的概念。
校園本是靜美之所,然而這片凈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這種校園暴力發(fā)展下去,那無疑會在青少年中間造成一種不良的暗示:邪惡比正義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價值。這是相當危險的,所以要拒絕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的最可怕之處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對施暴者來說,其過早染指了不良惡習,日后的成長令人擔憂。而對受害者來說,這樣的經(jīng)歷無疑是一場夢
我這里有兩個文段供您參考,自己寫下的才是最合心意的1: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fā)生校園欺凌的事件,并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
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在日本,校園欺凌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
并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xiàn)象“不登?!?。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
“欺凌者”由于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靶@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chuàng)傷,并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
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須正視并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fā)生。
并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2:校園暴力在哪一個國家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法律幾乎不能拿他們怎么樣而且于這些人而言拘留坐牢也可以被當作一件極光榮的事情。
被欺負的孩子要么是心理生理有缺陷要么是家境不好,一個孩子一旦被一個人欺負往往意味著他會被一群人長期欺負。可笑的是極少有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暴力。
其實如果孩子告訴了家長那么結果會好很多,可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的孩子不愿意說出來呢,內向又懦弱的孩子更怕被孤立更在意自尊也更不愿意和家長交談,一部分受害者甚至會暗示自己“我并沒有被欺負”,或者認為自己更本無力反擊,不停的自我否定,所以長期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心理一定不會健康。預防校園暴力,我認為好好學習可能是最好的辦法,其次才是和父母良好的溝通。
沒有一個人會欺負自己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有人會疑惑為什么和父母溝通是其次,這其實是分情況的,我確實遇到過有家長跑來大鬧一場然后孩子再也不被欺負的但更多的是家長鬧過后當場認錯放學卻將人家孩子堵在廁所。..后者家境更差些。
校園暴力與施暴者和受害者的性格,家庭條件,受教育程度有很大關系,不甘和以暴制暴只會讓自己和施暴者一樣墮落,好好學習然后離開,最好的反擊是十年后你過的比他們好。最后,如果曾經(jīng)遭受過校園暴力請不要羞于去看醫(yī)生,你值得好好的活著。
1.讓學生認識校園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暴力帶來的負面影響。
2.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tài)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暴力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暴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班會重點:了解校園暴力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班會過程:活動一:走進校園暴力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就其平時聽到或遇到的校園暴力進行討論,然后,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之后引出校園暴力的概念。
校園本是靜美之所,然而這片凈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這種校園暴力發(fā)展下去,那無疑會在青少年中間造成一種不良的暗示:邪惡比正義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價值。
這是相當危險的,所以要拒絕校園暴力。校園暴力的最可怕之處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
對施暴者來說,其過早染指了不良惡習,日后的成長令人擔憂。而對受害者來說,這樣的經(jīng)歷無疑是一場夢。
課 題:不跟陌生人走 教學目標:1、教育學生不能跟陌生人走,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清晰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辨別能力。3、學生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及其危險性。
教學準備:掛圖四幅教學流程:(一)導入: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孩子快回來》,激發(fā)學生自我保護情感。(二)展開: 1、討論:遇到陌生人你會怎樣做。
2、通過講述掛圖中,小學生遇到陌生人時的表現(xiàn),引導學生了解跟陌生人說話、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 3、提問: 出門要注意那些安全?自己在外面玩時要注意什么?跟陌生人走有什么危害?(三)結束:進行社會交往游戲《打電話》,通過游戲,進一步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想辦法。
課 題:居家安全教育目標:1、明白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家庭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但是更要注意居家安全。2、通過學習,學會正確的使用家電既了解一些家務的基本處理方法。
3、了解單獨在家時所需注意的幾點要求。教學流程: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1、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我們可以和親人一起學習、娛樂、休息,其樂融融。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家庭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但是與此同時,更要注意居家安全。2、揭示課題。
二、新授,明理:1、你的家中有些什么家用電器?一起來說說。2、你知道他們的正確用法嗎?(出示模型,學生上講臺演示)。
3、學生共同研究討論:他們的使用方法對么?4、對于煤氣和液化氣的使用我們又該注意些什么呢?5、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6、平時,你幫父母做些什么家務?(播放學生做家務的錄像)7、請你找一找,這段錄像中有哪些錯?(小組競賽方式)8、除了這些,當你單獨在家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9、學生討論,交流;(在家玩耍時,不與人追逐;不模仿電影、電視中人物的危險動作;不爬窗;不把小玩具含在嘴里;與寵物玩耍時不傷害它們,防止咬傷;所好防盜門和房門,不給陌生人開門,聽到撬門聲,撥打110;不登陸不健康的網(wǎng)站。)
10、播放鞭炮的響聲,過年了,放焰火,鞭炮要注意些什么?三、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雖然居家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是其中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意安全,發(fā)生意外,后悔就來不及了。課 題:安全用電教學目標:1、增強學生對電的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能力及辨別能力。3、讓學生知道怎樣用電才是安全的。
教學準備:安全、危險用電對照圖教學流程:一、情境教學 提問:在家里沒有人的情況下你獨自用過電嗎?如果用過,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二、展開部分1、讓學生圍繞以上問題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2、你還知道哪些不安全的用電方法。
為什麼?3、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一談怎樣用電才是正確的,安全的。4、結合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用電方法是安全的,那些是不安全的。
5、利用已有的用電知識,談一談如果有人觸電了你想去救他,你該怎樣做呢?6、教師小節(jié),進一步告訴孩子自己用電時要在大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正確的方法。三、結束部分:社會游戲《我當救生員》,進一步鞏固安全用電知識。
課題:怎樣預防火災教學目標:1、繼續(xù)認識火災的危害性。2、知道怎樣預防火災的發(fā)生。
教學準備:1、防火標志掛圖。2、火柴、爆竹等。
教學流程:一、情境教學發(fā)生火災真可怕,怎么樣就能預防火災的發(fā)生呢?發(fā)展學生求異思維二、合作交流:1、不在容易著火的地方玩火。2、那些東西容易著火呢?3、這些東西容易著火,別人不知道怎么辦?4、出示防火標志,讓學生說出防火標志的意思。
三、討論:你是怎樣預防火災的?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做法:比如春節(jié)時不隨便放爆竹,不帶火柴等危險品。四、活動延伸把自己想到的辦法回去告訴家里人。
校園是人員高度聚集的公共場所,教學儀器多、科研設備價值昂貴、用電量大,各類試驗、實習項目和易燃物多,一旦發(fā)生火災事故,影響大、損失大,直接影響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因而,我校多年來高度重視校園防火工作,始終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項預防工作的首位。
預防校園火災是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學習消防知識是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可或缺的一課。 為了增強廣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便于同學們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我們編輯了這本《中學生消防安全常識》。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火災基本常識、滅火器基本常識、初起火災撲救方法、人員疏散和火場逃生知識、消防知識問答等,并收集了校園火災案例、消防安全知識競賽試題等方面的內容。其目的是讓中學生通過學習這本讀物,了解消防安全常識,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點,掌握滅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預防校園火災。
同時,也為廣大學生和中學生義務消防隊提供了學習、宣傳資料。我們期望,通過對消防安全知識的學習,使廣大同學做到“三懂三會”,即:懂火災的危害性、懂火災的撲救方法、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會報火警、會使用滅火器、會逃生自救。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希望同學們自覺承擔起校園防火工作的責任與義務,更多的學習和掌握消防知識,遵守各項防火制度,積極參與校園消防工作,使我校形成“。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一、班會目的 (1)認識生命來之不易,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
(2)認識生命的意義在于讓它充實,煥發(fā)光彩。 (3)直面挫折,對自己的生命有科學的設計,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 讓自 己的生命煥發(fā)光彩,珍愛自己的生命。
(4)增強對挫折的勇氣,培養(yǎng)笑對困難、挑戰(zhàn)挫折的樂觀精神。 ( 二)活動地點: 教室 (三)教育重點:學習防火、防觸電、防中毒、防壞人破壞的生活常識,培養(yǎng)有關防范力。
(四)班會流程: 一:對以下幾點內容進行提問并解答: 1:消防安全 2:行走安全 3:橫穿馬路 4:校外安全 6:家庭生活安全 二: 將有關安全的故事 三有請老師講話 四: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開場白: 當你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離開母體,一個生命降落人間,這就標志著又給人世間增添了一份寶貴的財富。同時也給家庭帶來了無比歡樂。
從這一刻起多少人關注著你,期望著你快快長大,成材成器。你不但屬于家庭、父母,說到底你是屬于社會、國家。
所以也可這樣說:生命誠可貴,人生價更高,只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去實現(xiàn)更高的人生價值。年以珍愛生命,安全第一是我們社會永恒話題。
人是最可寶貴的,只有人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才能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只有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活潑身影,才能使我們的校園充滿陽光,充滿生機。
但是人的生命又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我們不注重安全意識,視安全隱患而不顧,對安全問題措施不及,防范不嚴,責任心不強,把生命當兒戲,那么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到那時,這一切都為時已晚,我們失去的已經(jīng)太多太多,對生命的關愛,不能成為美麗的詞藻,難道只有失去之后才能醒悟。由于安全意識的淡薄,由于責任心的冷漠,玩忽職守而造成,難道我們不該反思,不該懲罰和加罪。
而我們今后還能做些什么?更令人深思。 一:消防安全 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jù)火情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使鍋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不可用水撲救。
當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形成大面積火災。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則用土、沙泥、干粉滅火器等滅火。
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
如俯下身體,用濕布捂鼻。 及時報警 遭遇火災,應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1)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jù)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采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后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發(fā)現(xiàn)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臺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
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
因為失火后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并且電梯隨時可能發(fā)生故障。
(6)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緩沖,然后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后順繩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時,盡量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同時趴在地上匍匐前進向外逃生。 二:交通安全 人行橫道:馬路上用白色平等線像斑馬紋那樣的線條組成的長廊就是“人行橫道線”,它是專門為行人橫過馬路而漆劃的,行人在這里過馬路比較安全。
法律規(guī)定,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遇到有斑馬線,應當減速慢行,遇到有行人從斑馬線上橫穿公路,汽車應當停下來讓行人先過。行人橫穿車行道時必須行走在人行橫道線內,設置有人行橫道信號燈的,還必須按信號燈指示通行。
交通信號燈: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懸掛著紅、黃、綠、三色交通信號燈,它是不出聲的“交通警”。紅綠燈是國際統(tǒng)一的交通信號燈。
1、指揮燈信號:綠燈亮時,準許車輛、行人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準妨礙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xù)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綠色箭頭燈亮時,準許車輛按箭頭所示方向通行;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2、人行橫道燈信號: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黃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xù)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
隔離設施:交通隔離設施主要有行人護欄和隔離墩或綠化隔離帶。行人護欄是用來保護行人安全,防止行人橫過馬路走。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