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車后按確定的座位就坐并系好安全帶,聽從隨車照管人員,不隨便走動,不大聲喧嘩,不將頭、手伸出窗外。
2.車內(nèi)不吃喝零食飲料,不亂涂亂寫,不亂扔紙屑等雜物,保持車內(nèi)整潔。
3.愛護車內(nèi)設(shè)施,損壞公物要照價賠償。
4.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等危險品及容易傷及自己和他人身體的物品上車,帶傘的要把傘尖朝下妥善安放。
5.同學之間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愛護幼小同學。不得有任何危害其他學生安全的行為。
6.尊重司機,行車途中不得有任何干擾司機的行為。
7.接送點與家的途中靠右行,候車時不追逐打鬧、嬉水玩耍,并注意各種安全隱患。下車過馬路,必須等接送車輛駛離后,觀察左右車輛,伺機安全通過。
8.家長按規(guī)定做到每次有家長或委托的成年人接送至候車點,并負責途中安全。如果因故未能乘上校車,應(yīng)由負責接送的成年人直接安全送到學校。學生當天不乘坐校車,家長要及時通知學校相關(guān)人員。
為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進一步規(guī)范校車和構(gòu)建校車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校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駕駛技能,應(yīng)變能力,確保校車安全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加強規(guī)范校車管理。
二、按時參加年檢和交管部門規(guī)定的審查,駕駛員需帶齊所有證照,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況,不酒后駕駛和疲勞駕駛。
三、按規(guī)定駕駛員必須參加交通管理培訓,以及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學習活動。
四、加強專人隨車制度的管理和教育。
1、學?!敖铀陀變呵闆r記錄”的確認。
2、隨車教師在跟車過程中,要對照校車幼兒名冊,確認每個站點上、落車的幼兒,安全接送幼兒的上下車。
3、做好來園離園幼兒的迎護送工作。
(1)來園:要做好每個幼兒上車前的晨撿,簡潔向家長了解孩子身體狀況,并填寫
(2)隨車教師在接幼兒來園后確認沒有一個幼兒被遺留在車上后,組織幼兒洗手接受晨檢,并負責把幼兒送到所在班級老師手中。
(3)離園:去各班接幼兒集中。上車前的檢查:服裝的整理,書包物品的檢查、家園聯(lián)系冊有否遺忘等。做好出發(fā)前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項。
4、隨車教工提醒校車司機在幼兒上車坐穩(wěn)后,示意可以開車后,方可啟動車輛前行。
5、來園離園行車過程中,隨車教工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不把頭、手伸出車窗外,不在車內(nèi)嬉戲玩耍,保證幼兒行車過程中的不出意外,把幼兒安全送到家長手中。
6、家長在各接送點提前候車,駕駛員和隨車教師須熟悉接送幼兒家長,如遇陌生家長接幼兒須要向家長打電話詢問清楚經(jīng)家長同意后做好筆錄,再出示接送卡。
7、下車后仔細檢查車廂是否遺漏孩子和物品。
五、認真執(zhí)行每日校車出車前的安撿制度:
1、安檢:駕駛員每日校車出發(fā)前需嚴格全面檢查車輛狀況,必檢內(nèi)容有:剎車、輪胎、座位、窗門、兩水三油、雨刷、反光鏡、檢查正常后作好書面記錄。
2、衛(wèi)生消毒:按時做好校車衛(wèi)生清潔工作和每日消毒工作,(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并做好書面記錄。
六、駕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必須繃緊安全之弦,抓住預(yù)防之鋼,安全駕車,文明行車,遵守交通法規(guī),保持車輛勻速行駛,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馬達一響,集中思想”“車輪一動,幼兒的安全高于一切”。每天有教師隨車護接送幼兒,要求隨車教師本著對幼兒安全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全身心的注意幼兒安全。嚴格按規(guī)定維護行車過程中幼兒的秩序與安全。
更多
每當我們隨意地翻開報紙,輕松的心情總會被一些沉重的新聞所打破。以下是報紙上摘錄的關(guān)于校園安全事故的新聞: 2002年9月23日18:50時左右,內(nèi)蒙古二中的學生上完晚自習從教室擁向樓梯。由于學生相互擁擠,一樓樓梯欄桿被擠壞,一些學生摔到在地,后邊的學生不知道前面出事仍向前擁擠,結(jié)果導致慘劇發(fā)生。事故導致死亡21人,傷47人,其中6人重傷。 2003年1月5日,陜西省寶雞縣初中學生在放學下樓時,一個學生不慎踩空,撞到前邊同學,后繼學生發(fā)生擁擠踩踏,造成3名學生死亡,6名學生重傷,13名學生輕傷。 2004年3月24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實驗小學課間操期間,發(fā)生40名學生擠壓事故,造成18名學生受傷。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告訴我們:危險、傷害事故在我們身邊頻頻發(fā)生,威脅著我們的生命,這血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鐘:生命誠可貴。 “安全教育”。這是一個老的不能在老的的問題了,從二十多年前我國就開始進行安全教育了。前不久,某某學校一位初三學生因為上體育課不慎摔倒,頭部受了傷,耽誤了學業(yè)。為什么至今還會出現(xiàn)什么什么地方、發(fā)生什么什么事故、死了多少人、傷了多少了人這些事情呢? 同學們,我們擁有花樣年華,擁有美好的未來,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安全”這一基礎(chǔ)上,都需要我們時刻警惕隱患,防范危險事故。操場上,那些互相追逐打鬧的同學,你的腳步是否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樓梯口,那些你擁我擠的同學,你的動作能否輕一點,再輕一點。因為你一個小小的過錯,有時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令花季中的同學過早地凋謝了。所以無論你出于何種原因,請你優(yōu)先考慮生命安全,想想自己的親人,想想自己的朋友,更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將帶來的后果,想象因為你的父母、朋友、老師,將要承受怎樣的打擊?為針對中小學生被侵害事故的日漸上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于2004年3月29日啟動“預(yù)防校園侵害,提高青少年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的行動。幫助中小學生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做自己的保護神,并打擊犯罪,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我校也開展了關(guān)于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的教育宣傳活動,希望大家切切實實將安全與法制牢記于心,吸取那些觸目驚心的事件所帶來的教訓,為自己的“一生平安”而付諸行動。
正所謂“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然而,人生旅途并非總是一帆風順,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會遭遇各種事故,如,交通安全事故.近期,校車事故頻頻發(fā)生,這些事故,奪走了不少孩子的生命,令家長們悲痛欲絕.無數(shù)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 校車事故一: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時40分許,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zhèn)西街道班門口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向東行駛的陜D-72231大翻斗運煤貨車與一輛向西行駛的榆林子鎮(zhèn)幼兒園接送校車迎面相撞,當場致5人死亡,在送往醫(yī)院及搶救過程中因傷勢過重死亡15人.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其中包括18名幼兒以及校車司機及1名教師,另有44人受傷. 校車事故二:2011年12月12日18時許,江蘇徐州豐縣發(fā)生重大校車事故.首羨小學一輛載有71人的校車在從豐縣張后屯村開向孔莊村的路上,為躲避電動車發(fā)生側(cè)翻,滑入村間灌溉用的小河.截至晚上10點30分,已有12人在此次事故中死亡.至13日凌晨2時許,又有3名學生搶救無效死亡,致使事故遇難學生數(shù)上升至15人. 人們常說,“交通事故猛于虎.”但近期的事故,我不禁感嘆一句“校車事故猛于虎.” 最近國內(nèi)車禍連連發(fā)生,一個個幼小的生命頻頻喪失!我們不禁深思,是什么原因?qū)е陆煌ㄊ鹿暑l頻發(fā)生?這些事故,傷害的都是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棟梁,祖國未來的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中重點保護對象,可都是寶貝!一次次故事發(fā)生,該拿什么來保護孩子們啊?這么多家庭又會因為人禍遭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人類對于天災(zāi)無法阻擋,這人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與此相比,加拿大校車出事率為零.在中國這樣的悲劇在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發(fā)生.一次次讓無數(shù)家庭悲痛欲絕的事故,一個個幼兒生命的沉痛代價,人們被悲痛擊中,也不得不追問,為什么總是校車,為什么蒙受悲劇的總是孩子?痛悼這些生命,但絕不能再止于痛悼.這些孩子的蒙難,應(yīng)該換來其他孩子不再遭受類似悲劇. 我仔細的分析了一下這些校車事故,校車安全事故反映出四方面問題:一是學校的校車管理沒有重視安全第一;二是貧困地區(qū)缺少足夠的校車,為超載埋下了安全隱患;三是對校車的管理存在制度上的盲.四是學校特別是校車的駕駛員對生命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僥幸心理.校車管理要規(guī)范,應(yīng)先加強校車司機的素質(zhì).要提高全社會對校車超載危害性的認識.應(yīng)盡快完善校車制度,把校車納入到行業(yè)管理中來. 通過一次血淋淋的教訓,我們深知健全教育風險防控機制,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安全意識,切實維護學生的合法權(quán)益,推動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社會的期望,更是群眾的重托。
(1)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經(jīng)驗不足,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侵害。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②嚴厲打擊非法接送學生的“黑校車”,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捍衛(wèi)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quán)。
(2)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等。
(3)堅決不乘坐不合格車輛;勸說其他同學避免乘坐該車輛;積極向相關(guān)部門舉報違規(guī)車輛,并且宣傳其危害性。
本題考查學生對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quán)的理解。第(1)問主要考查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給予特殊保護的原因,可直接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第(2)問答案比較簡單,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回答時要體現(xiàn)兩點:自己堅決不坐,勸說別人不坐。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