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讓幼兒在日常行為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儒林集幼兒園近日開展了防拐騙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以“情景游戲”的形式進行,讓孩子們在具體的情境中接受教育。幼兒在玩游戲,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拿著玩具,找到一個小朋友利用玩具的誘惑試圖帶走小朋友。
有的孩子乖乖地跟陌生人走,但有的孩子表現(xiàn)很鎮(zhèn)定,不受玩具的誘惑。 通過情景游戲,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了遇到陌生人該怎么來保護自己。
安全意識是需要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銘記在心的,保證孩子們每天在幼兒園愉快、安全,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幼兒園防拐防安全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是家庭和幼兒園的重大責任,也是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重點。為了進一步增強家長和教師的安全教育能力,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身安全的事故發(fā)生。同時,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及宣傳工作,增進幼兒園法制宣傳,營造依法治教、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校園氛圍,特組織全體師生開展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活動,為使此活動順利有序地開展,制訂本方案。
社會上、電視劇中經(jīng)常有小孩被拐騙的事件,家長應該把拐騙者的欺騙伎倆告訴幼兒,引導幼兒分析這個小孩怎么會上當,聰明的孩子又是怎么動腦筋脫險的,討論一下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解脫,以培養(yǎng)幼兒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育幼兒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給的糖果、小食品,不為陌生人開門,不隨便跟陌生人走等。故事《金雞冠的公雞》很能教育孩子,當講到狐貍蹲在窗口唱歌騙大公雞時,幼兒會很緊張地自言自語道“快別上當!快別上當!”故事結束問孩子,他們會說:“就是這只公雞太饞了,還不聽貓和畫眉鳥的話,差點被狐貍吃了。
幸虧它大聲呼救,貓把它救回來了。
1、家長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成員之間和諧的關系,可以避免因沉浸于相互之間的沖突而忽視對孩子的照顧。同時,也可防止孩子因家庭的內部矛盾而產生想逃離家庭的沖動。
2、面對不同階段的孩子,家長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培養(yǎng)孩子的防拐意識。對于嬰兒期的孩子,家長需要認真觀察寶寶,對寶寶的哭鬧給予及時反應,帶寶寶外出時,最好用嬰兒背帶將寶寶背在身上。
3、家長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能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信任感,樂于跟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便于家長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和引導。
可以說,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建立防拐意識的有效保障。 4、家長要積極學習相關的安全常識。
家長可查閱相關的資料,學習如何辨別孩子身邊的危險因子,讓孩子形成避開危險點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應了解當孩子真的發(fā)生危險時該如何應對。
兒童防拐防騙知識之情景演練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意識: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安全意識更多來自習慣的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
例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擬他一個人在公園的情況。父母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如果你一個人或者和朋友在一起,有陌生人接近你,停下你在做的事情,并且站起來,和那個人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p>
在外出時,可以指著停在路邊的車子,問孩子“如果有人讓你上車去拿你喜歡的DS游戲機給你玩,你去不去?”等實地演習來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注意防拐騙的安全
1、不要輕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門不要開防盜門。
2、外出旅游或走親訪友,萬一迷路不要驚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時撥打110,請求警察叔叔的幫助。
3、觀看比賽、演出或電影時,排隊入場,對號入座,做文明觀眾。比賽或演出結束時,等大多數(shù)人走后再隨隊而出,不可在退場高峰時向外擁擠。
4、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遇到敲詐勒索、攔路搶劫及時告訴父母或打電話報警。不接受
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防止被拐騙、拐賣。
5、一切以自己的生命為重,盡可能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與力量懸殊的歹徒斗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小學生防范被人拐騙的注意事項( 48字口訣) (一)手牽手!兒童好奇心強,對戶外一事一物總是感到新鮮有趣,在街道、游樂場所、路上,一不留神就會走失,外出時父母應向兒童講清楚走失的可能性和種種危險,走路時孩子家長最好手牽手一起走。
(二)返原地!如果發(fā)現(xiàn)兒童失蹤時,應立即返回最后看見孩子的地方,迅速搜尋一遍。 如果該處有擴音系統(tǒng),例如游樂場、劇院、電影院等,應請工作人員用擴音器協(xié)助尋找 (三)早報警!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效,應盡快到當?shù)毓才沙鏊鶊缶蚓焯峁┳呤和母黜椩敿氋Y料,如姓名,年齡、性別、衣著、膚色、身高、口音、特點等,與警察約好見面地點后,就應留在該處等待,并派人協(xié)同警察尋找。
(四)查熟人!盡快打電話到家庭、親戚、朋友、鄰居、同事、同學家中尋找。 (五)記名錄!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小孩說清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和小孩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單位或家庭電話號碼,并教會兒童打電話。
碰到緊急的事可以打110報警救助。 (六)不接禮!父母應經(jīng)常教育兒童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場所都不可接受陌生人送給的錢財或物件,也不可隨便跟陌生人到別的地方去。
(七)自尋助!父母同兒童一道出門購物、游玩時,要反復告訴小孩萬一失散了他要怎么辦,教會他們如何找交通警察或巡警或商店店員或戴紅袖章的老爺爺、老奶奶等。 (八)拒生人!父母要經(jīng)常教育兒童,如果有一個不是本家庭成員的成年人叫他們干任何事或到任何地方,都不可聽從。
(九)陌生人!經(jīng)經(jīng)常給懂事兒童講清什么是陌生人,盡管小孩可能在別人家見過此人,但他仍算是陌生人。 (十)須警惕!利用給兒童講故事或看電影、電視時,經(jīng)常給小孩講解當前社會上出現(xiàn)的種種拐騙或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活動拐騙手法。
使懂事兒童提高對人販子、綁架罪犯的識別能力。 (十一)等家人!家住在市鎮(zhèn)的居民對入托的幼兒和小學生、初中生,無論上學或放學回家,都要由父母或派親人按時接送。
(十二)記標志!家庭要保留好小孩最近期的照片,記住小孩每天的衣著。萬一走失時便于報警尋找 (十三)有約定!父母應與孩子所在的學校班主任或教師聯(lián)系好,說清除你、配偶和你所指定的人外,不讓其他人接送你的孩子。
(十四)早報告!書包里放二元備用的硬幣,有事可打公用電話給家人。兒童放學時如有臨時急事,應事先打電話或托人告訴父母,不可隨便跟其他人上街游玩。
(十五)不開門!家中如無成年人在時,如有陌生人敲門,不可開門接待,應告訴陌生人待父母回家時再來接洽。 (十六)不搭車!在外出或上下學途中,如果有不了解的人請你坐他的汽車或摩托車,千萬不要去乘坐。
社會上、電視劇中經(jīng)常有小孩被拐騙的事件,家長應該把拐騙者的欺騙伎倆告訴幼兒,引導幼兒分析這個小孩怎么會上當,聰明的孩子又是怎么動腦筋脫險的,討論一下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解脫,以培養(yǎng)幼兒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育幼兒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給的糖果、小食品,不為陌生人開門,不隨便跟陌生人走等。故事《金雞冠的公雞》很能教育孩子,當講到狐貍蹲在窗口唱歌騙大公雞時,幼兒會很緊張地自言自語道“快別上當!快別上當!”故事結束問孩子,他們會說:“就是這只公雞太饞了,還不聽貓和畫眉鳥的話,差點被狐貍吃了。
幸虧它大聲呼救,貓把它救回來了。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