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nèi)或者防止球形雷飄進室內(nèi).
2、遇到雷雨現(xiàn)象,人不要站在燈泡下,應將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以免損壞電器.
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wǎng),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閉路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
4、在室內(nèi)也要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以及跟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5、晾曬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致人死亡事件發(fā)生.
戶外避雷
1、雷暴天氣時,在戶外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磁波也會引雷.同時打雷時嚴禁接近一些正在作2、人乘坐在車內(nèi)一般不會遭遇雷電襲擊,但乘車遭遇打雷時千萬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3、遇到突然的雷雨,當頭發(fā)出現(xiàn)發(fā)硬豎起來,應該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業(yè)的電4、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遠.
5、遇雷暴天氣出門,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6、最好不要在野外,如果在野外,最好不要在山上,找一個空曠的地方,四周沒有高大的建筑,如果閃電離你很近,那么寧可被雨淋著也千萬別打傘.力設施.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
遇到打雷下雨該如何做: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預防雷電傷害的意識。
2、了解避免雷電傷害的基本知識。
3、早鞏固幼兒原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雷電的危害性。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掌握防止雷電傷害的基本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1、打雷下雨的錄音。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3、事先師生、家長共同收集有關雷電知識的資料。
4、教師制作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1、聽打雷下雨的錄音,導入活動。
教師:請小朋友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小朋友遇見過打雷、閃電的天氣嗎?雷電大多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誰能學一學打雷的聲音?打雷危險嗎?為什么?
2、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了解在野外遇到打雷的自我保護方法。
(1)教師:大家在野外郊游,忽然下了很大的雨,雷聲轟隆隆、轟隆隆的響個不停。打雷這么危險,他們怎么辦呢?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他們怎么保護自己的。
教師:打雷的時候,要遠離大樹。因為野外很空曠,高高的大樹更容易遭到雷電的襲擊,站在樹下躲雨是非常不安全的,小朋友們千萬千萬不能站在大樹下躲雨。
教師:當感覺到身體的汗毛和頭發(fā)都豎起來、皮膚麻麻的時候,雷電就很近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隨意跑動,要下蹲低頭,抱緊雙膝,盡量將身體和頭放的更低,像圖上的人的做法,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F(xiàn)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一下這個動作。(引導幼兒正確做出雷電將要襲擊時的自我保護動作。)
教師:郊外有很多高大的鐵架,上面有很多條電線。他們有時會被很大的雷電擊中,非常危險。在那附近的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像圖中的阿姨這樣,雙腿并攏,蹦跳著離開電線和高高的鐵架。我們一起來演示一下。(教師帶領幼兒做雙腿并攏蹦跳的動作。)
教師: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最好摘下身上的金屬物品,比如金屬手表、項鏈、手鐲等,因為這些金屬物品容易導電,讓人們更容易遭受雷電的襲擊。還要注意,不能使用傘柄是金屬質(zhì)地的雨傘哦,它也會導電,最好使用塑料質(zhì)地的雨具。還要提醒身邊的大人,最好不要使用手機,要把手機關掉。
(3)教師:在野外時,如果碰到雷雨天氣,應該怎么做才安全,大家都記住了嗎?請大家和老師做個游戲,教教老師,遇到不同的情況,老師應該怎么做。
(4)教師表演自己在野外游玩時,碰到了雷雨天氣。提出不同情況的問題,請幼兒說說相應的做法。比如,教師說:“下雨打雷了,快,找個地方躲躲雨。去大樹下行嗎?”幼兒對此作出判斷。
3、展示掛圖,簡要說明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的正確做法。
教師:在野外空曠的地方,碰到雷雨天氣時要注意安全,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時也要注意安全。要趕緊到房子里避雨,不能站在樹下?;氐郊乙院螅詈貌灰_電視,可以玩其他的玩具。
(一)教會幼兒一些安全用電常識
1.告訴幼兒電有許多用處,但電也很危險,人若觸電后會受傷或被電死,因此小孩子不能玩電器。
2.墻上的插座里有電,教育幼兒不能用手指、小刀等去捅,不然會觸電。
3.電器在切斷電源前,不能用濕手或濕布去擦。
4.幼兒在室外活動時,要教育幼兒不要爬電線桿,不要在高壓線下游戲,不能用手拉電線桿,以防觸電。
(二)獨自在家的注意要點
幼兒獨自在家時,需告訴幼兒:
1.隨便開門,如果有陌生人敲門要進來,并告訴你他是爸爸或媽媽的同事時,你千萬不要輕信??梢宰層變焊嬖V來客:“現(xiàn)在爸爸媽媽不在家,請你晚上來?!比绻麍?zhí)意要進來,有電話的就打110報警,沒有電話就在窗口呼救。
2.讓幼兒掌握接聽電話的技巧,如果有電話進來,告訴你他是你的親人或父母的朋友,并要你告訴他你家的地址時,千萬不要說,以免壞人乘機上門撬竊,你可以說:對不起,我說不清。既有禮貌,又造成一種父母在家的錯覺,壞人就不敢來你家了。
3.不模仿電視里的危險動作;
(1)孩子好動,又不知道危險,要幫助幼兒懂得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魯莽行為。教育他們不要從高處跳峽、爬高、攀爬等危險動作。
(2)要給幼兒定一些規(guī)矩;以免傷害自己或別人。
(3)教師要教育幼兒在家時不做危險動作,要教育幼兒千萬不要學習電視里的危險動作。
(4)幼兒獨自在家時不要玩火,以免引起火災;不能碰插頭,以免觸電;不要將繩子繞在脖子上,以免被勒死。
(一)教會幼兒一些安全用電常識 1.告訴幼兒電有許多用處,但電也很危險,人若觸電后會受傷或被電死,因此小孩子不能玩電器。
2.墻上的插座里有電,教育幼兒不能用手指、小刀等去捅,不然會觸電。 3.電器在切斷電源前,不能用濕手或濕布去擦。
4.幼兒在室外活動時,要教育幼兒不要爬電線桿,不要在高壓線下游戲,不能用手拉電線桿,以防觸電。 (二)獨自在家的注意要點 幼兒獨自在家時,需告訴幼兒: 1.隨便開門,如果有陌生人敲門要進來,并告訴你他是爸爸或媽媽的同事時,你千萬不要輕信。
可以讓幼兒告訴來客:“現(xiàn)在爸爸媽媽不在家,請你晚上來?!比绻麍?zhí)意要進來,有電話的就打110報警,沒有電話就在窗口呼救。
2.讓幼兒掌握接聽電話的技巧,如果有電話進來,告訴你他是你的親人或父母的朋友,并要你告訴他你家的地址時,千萬不要說,以免壞人乘機上門撬竊,你可以說:對不起,我說不清。既有禮貌,又造成一種父母在家的錯覺,壞人就不敢來你家了。
3.不模仿電視里的危險動作; (1)孩子好動,又不知道危險,要幫助幼兒懂得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魯莽行為。教育他們不要從高處跳峽、爬高、攀爬等危險動作。
(2)要給幼兒定一些規(guī)矩;以免傷害自己或別人。 (3)教師要教育幼兒在家時不做危險動作,要教育幼兒千萬不要學習電視里的危險動作。
(4)幼兒獨自在家時不要玩火,以免引起火災;不能碰插頭,以免觸電;不要將繩子繞在脖子上,以免被勒死。
3-6歲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奠基時期。
不少幼兒由于缺少雷雨天避雨的安全常識,遇到雷雨天時喜歡跑到附近的大樹下面避雨,從而帶來了安全問題。那么,呢? 一、講清道理 幼兒家長應告訴幼兒:知道雷雨天避雨的常識,比如刮風、閃電、雷雨天盡量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閃電穿堂入室,不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部位,不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不導電物品坐在木椅上,不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高樓、電線桿下避雨,以防止雷電傷害。
二、情景判斷 家長可以舉例幼兒雷雨天避雨的情景,分別描述正面(安全)與反面(危險)的事例,鼓勵孩子判斷哪些小朋友做得對,哪些小朋友做得錯,并講明判斷對錯的理由。通過判斷對錯,讓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記憶長久才能指導今后的行為,知錯不犯錯。
三、誦讀兒歌 為了教育孩子注意雷雨天安全,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誦讀兒歌,讓孩子記憶深刻。兒歌語言簡潔,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記憶。
比如:刮風下雨不出去,門與窗戶要緊閉。不靠近金屬器具,穿膠布鞋坐木椅。
不赤腳站水泥地,戶外樹下不避雨。 為了教育孩子注意雷雨天安全,家長就要采取適宜的教育對策,給孩子講解可能的危險,并告知孩子安全注意事項,讓孩子樹立必要的安全意識,時刻注意維護安全。
設計思路: 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自然災害也隨之增多。
其中雷電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讓幼兒從小就認識如何防雷電,是我們教師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
于是,特設計了此活動。 安全知識,理性的東西比較強,我考慮到這一點之后,在活動的前端,便設計了躲雷雨閃電的情景,讓幼兒自由地發(fā)揮,老師在旁邊仔細地觀察、引導,讓幼兒通過親身經(jīng)歷之后,再讓他們來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便會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再者,通過表演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雷電的危害,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煉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課件《如何防雷電》 2.躲雷雨閃電的情景場地布置:大樹一棵、房子兩座。 教學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 今天天氣真好,小兔子們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孩子們,打雷啦,下雨了,趕快躲?!弊屑氂^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雨停了,大家回到原地,活動結束。 二、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 2.你們是怎樣躲避雷電的? 三、雷電是怎樣形成的?(觀看課件,初步了解雷電的形成) 四、雷電有什么危害?(觀看課件,初步了解雷電的危害) 五、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六、圍繞課件內(nèi)容,展開大討論,要求幼兒大膽發(fā)言。
1.課件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誰做得對?自由討論,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2.討論:遇到雷電,你認為如何躲避最安全? 七、教師小結如何防雷電: 在幼兒園如遇雷雨天氣,應該這樣做: 1.在教室內(nèi)是最安全的。
2.關好教室門窗,要求老師把教室的電器電源切斷。 3.不要參加戶外體育活動,如賽跑、打球等。
4.不要觸摸或靠近金屬物。 在上學或放學回家的途中,如果遇到雷電天氣時,應該這樣做: 1.最好就近進入避雷裝置良好的建筑物,這是最安全的。
千萬不要進入莊稼地的小棚房,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擊。 2.要遠離高煙囪、鐵塔、電線桿和大樹,千萬不要站在大樹下避雷雨,否則是很危險的。
3.在空曠的地方不要打金屬骨架的雨傘,或扛舉長形物體;最好不騎自行車。 4.不要驚慌,不要奔跑,最好雙腳并攏,雙手抱膝蹲下。
我相信,當同學們面臨相應的情境時,一定會做出正確的反應,能夠使自己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八、表演游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播放音樂《采蘑菇的小姑娘》,兔媽媽和兔子們隨著輕快的音樂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媽媽和兔子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活動反思 防雷電安全知識,理性的東西比較強,因此在活動的前端,我便設計了躲雷雨閃電的情景,讓幼兒自由地發(fā)揮,老師在旁邊仔細地觀察、引導,但是老師在設計場景時,過于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簡陋”,致使孩子在理解屋檐時有一定的困難;在認識雷電的形成時,課件清晰的呈現(xiàn)出來了,但是孩子在理解正負極時有一定的困難,甚至有孩子提出是“加減”,但老師卻沒有及時的引導,導致概念混淆。
雷電的危害,課件也清晰的展現(xiàn)了,形象、直觀的課件讓孩子較快就掌握了知識點,同樣,老師缺乏總結性的詞語,“鐵塔下為什么不能躲?”那是因為金屬都導電;“路燈、電線桿下為什么不能躲?”那是因為很容易造成電線短路而觸電或者發(fā)生火災。有這樣總結的話,相信孩子一定能更清楚的知道雷電的危害。
在《如何防雷電》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有了剛剛新授的知識,同時結合生活實際,展開了一次較為全面的談話,讓活動有所升華,同時也讓幼兒能較快的判斷正確與錯誤的行為,讓幼兒真正學會如何防雷電。 在活動的結束部分,幼兒躲避雷雨閃電,老師同樣在場景的創(chuàng)設方面打了折扣,要是能結合活動的內(nèi)容,新增一些場景,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那將使活動更為圓滿。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和成人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yǎng)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錄像和圖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1、講述地震來臨時的情況。
看錄像
提問: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兒回答如: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
再看一遍錄像
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fā)生。
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幼兒討論)
2、看錄像(ppt)
人們安全撤離的圖片(錄像)
二、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后門到操場空曠的地方)
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啟發(fā)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組織幼兒"實戰(zhàn)演習"。演練室內(nèi)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xiàn)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三、讓幼兒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圖片)
(1)大地震的危險振動期大約只有一分鐘。強裂地震發(fā)生時,在家中的人可暫躲較堅實的家具如床、桌旁邊(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剛度強的小房間暫避,如廚房、衛(wèi)生間等處。主震后應迅速撤離到戶外,撤離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可用枕頭等軟物將頭部護住。要注意關閉煤氣,切斷電源。住在高層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電梯,也不要跑到陽臺上,尤其是不能跳樓。
(2)正在上課的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應躲在課桌和小床旁邊(注意不是下面)。要聽從老師的安排,不要亂跑。在影劇院或其它公共娛樂場所的人們應因地制宜躲避到舞臺下、樂池、桌子、柜臺兩側,保護好頭部,切不可一齊擁向出口。
(3)車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車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車。正在運行的車輛應減速停車,設法停在開闊處。
(4)如果正在過橋,則要緊緊抓住橋欄桿,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邊轉(zhuǎn)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員不要在狹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進電線、變壓器、煙囪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還應該遠離石化、化學、煤氣等易燃有毒的工廠或設施,如遇到引起火災或有毒氣污染時,應迅速向上風方向撤離。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和成人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yǎng)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錄像和圖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1、講述地震來臨時的情況。
看錄像 提問: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兒回答如: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 再看一遍錄像 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fā)生。 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幼兒討論) 2、看錄像(ppt) 人們安全撤離的圖片(錄像) 二、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
(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后門到操場空曠的地方) 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啟發(fā)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組織幼兒"實戰(zhàn)演習"。演練室內(nèi)避震及緊急撤離。
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xiàn)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三、讓幼兒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
(圖片) (1)大地震的危險振動期大約只有一分鐘。強裂地震發(fā)生時,在家中的人可暫躲較堅實的家具如床、桌旁邊(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剛度強的小房間暫避,如廚房、衛(wèi)生間等處。
主震后應迅速撤離到戶外,撤離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可用枕頭等軟物將頭部護住。要注意關閉煤氣,切斷電源。
住在高層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電梯,也不要跑到陽臺上,尤其是不能跳樓。 (2)正在上課的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應躲在課桌和小床旁邊(注意不是下面)。
要聽從老師的安排,不要亂跑。在影劇院或其它公共娛樂場所的人們應因地制宜躲避到舞臺下、樂池、桌子、柜臺兩側,保護好頭部,切不可一齊擁向出口。
(3)車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車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車。正在運行的車輛應減速停車,設法停在開闊處。
(4)如果正在過橋,則要緊緊抓住橋欄桿,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邊轉(zhuǎn)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員不要在狹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進電線、變壓器、煙囪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還應該遠離石化、化學、煤氣等易燃有毒的工廠或設施,如遇到引起火災或有毒氣污染時,應迅速向上風方向撤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52秒